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我的阿勒泰》| 就着散文的醋,包了“微尘剧场”这顿饺子

2024-11-27 15:00:17 2阅读

原标题:《我的阿勒泰》| 就着散文的醋,包了“微尘剧场”这顿饺子

2024年5月10日刊|总第2371期

万万没想到,《我的阿勒泰》豆瓣开分8.5,是今年国剧豆瓣评分TOP1。

这是一部令观众期待已久的作品,自从在“微尘剧场”旗下官宣,关于它的猜想就层层翻涌。一方面,散文如何拍剧是个难题;另一方面,在视频平台剧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个新的厂牌如何亮相也颇具悬念。

《我的阿勒泰》登陆爱奇艺和央一,网台同步,阵仗不小。在各大社交平台,关于这部剧的讨论十分热闹,话题聚焦在自然风光、母女关系、观念碰撞等方面,虽然爱奇艺热度峰值刚破7000,但讨论的深度非常可观。

该剧讲述了汉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饰)生长于阿勒泰的乡间,没读完高中的她只身前往大城市谋生,同时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在遭遇挫折之后返乡和开小卖部的母亲(马伊琍饰)相依为命,机缘之下结识了哈萨克族少年巴太(于适饰)。在生活中,李文秀逐渐追寻到了生命的美与意义。

在今年的北影节上,《我的阿勒泰》举办超前看剧活动,在谈及为何要做这样一部剧时,导演滕丛丛表示:“广袤的中国土地上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发生,有很多精彩的题材可以去开发,这是创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时代一直在往前走,有时观众的思想甚至会走在创作者前面,我们应该走得稍微比观众远一点。”

“走得比观众远一点”,这样的形容凸显出“微尘剧场”的先锋性。普通人的生活,边疆草原的风景,诗意且悠长的镜头……题材和内容也许会导致这部剧难成泛受众爆款。

但首部作品不要流量要质量的冒险精神,已足以让“微尘剧场”独树一帜。

散文改编剧集

《我的阿勒泰》做成了

散文改编成剧集难度不低。其成败在于能否梳理出一条完整的脉络,最大限度保留散文里的闪光之处。

在李娟的散文创作中,《我的阿勒泰》是其“阿勒泰”系列里再版次数最多的散文集。她的文字平实动人,饱含深情,书里没有什么贯穿始终的脉络,有的只是生活里有趣的人们、旷野中的苍茫景象以及浓烈的个人生命体验。

观剧第一印象,《我的阿勒泰》质感很高级。

色调柔和,唯美考究。其中宽画幅、慢镜头的表现方式,令人感觉这部剧更适合大银幕。剧中的镜头并不炫技,而是让位给自然,对观众来说,阿勒泰的山山水水,都流淌着诗意和生机。

剧里有很多空镜头,对准骏马、骆驼与羊群,白雪、群山和草原,透着一股写意抒情的氛围,令观众能感知到这片土地的浪漫,堪称“赛博吸氧”。这和李娟文字传递出的情感是契合的,那种平凡生活里的热爱,很对味儿。

在主线梳理上,故事围绕李文秀、母亲张凤侠以及哈萨克族少年巴太展开。

开头从李文秀的视角切入。高中肄业的她在一家饭店打工,可是心里却怀揣着对文学的梦想,她渴望创作却不知写些什么。生活上她被一起打工的同伴嘲笑排挤,心灵上则始终迷茫无助,在丢掉工作之后,她选择回故乡跟母亲一同生活。

打工碰壁——重返故乡——发现生活之美,这样的一条主要脉络是清晰的。从李文秀这个支点出发,延伸出张凤侠和巴太两条线索,一条涉及亲情,一条涉及爱情,散文里那些幽默风趣的片段,就被串在了主线之中。

人如其名,张凤侠处事有三分侠气,独自经营草原上的一家小卖店。小卖店日常需要挂账,经营起来有许多困难,但她都撑过来了。

在剧中,张凤侠活得通透且坦荡。有时候很有哲理,比如“想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就要来更远的地方过更累的生活。”

有时候会开导女儿,一本正经地谈论有用无用之间的区别,告诫孩子自由自在并不意味着没用。

有时候也很糊弄,比如面对女儿询问盐在哪里时,她的回答是“盐在糖罐里,糖在碱罐里,那个盐罐不要动,里面是洗衣粉”,可谓深得“糊弄学”精髓。

李文秀和巴太的相处,幽默风趣,贡献了剧里最多的笑料。

巴太带李文秀骑马,李文秀总也学不会,巴太不留面子地表示“虽然你很笨,但是我的马很聪明”。

当巴太说出“你不要吓到它”时,李文秀以为他是在告诫马,赶忙强调自己不害怕,可巴太的真正意思则是告诫李文秀不要吓到他的马。直来直去的语言,正符合哈萨克族直率的性格。

如此种种,改编之后人物性格变得生动而立体。亲情、爱情、朴实的牧民和带有异域格调的生活,构成了剧里的动人篇章。时而出现的空镜,不仅没有打断故事的推进,反而让剧集的留白添了更多回味,也给散文改编打了个样。

这部散文改编的剧集,留住了原著的精华,没有沉重的价值观,也没有刻板的说教。在张凤侠的金句里,观众得以窥见一种带有松弛感的生活智慧,在巴太的直率中,观众重拾了久违的质朴。这一切,都慰藉了他们疲惫的心灵。

剧集改编新思路

开拓IP更多来源

《我的阿勒泰》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新动向,比如艺术追求,比如IP改编。

从制作阵容上就可以看出,《我的阿勒泰》必然是一部文艺倾向强烈的作品。

导演滕丛丛,她此前参与过《旺扎的雨靴》剪辑,这部藏地电影由万玛才旦监制,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她导演的电影《送我上青云》,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这一点在剧里也有体现。

剧里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当一位女作者在面对两位男作家时,谈到自己写作只是一时兴趣,还要面对丈夫的批评,家里希望她可以本本分分地相夫教子,言语中满是无奈。这个桥段涉及伍尔夫那句名言“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在以往的国产剧里非常罕见。

另外像剧里的浴室戏,三代女性之间赤裸相见,没有丝毫男凝的味道,反而传递出一种温暖和感动,展现了女导演对女性关系的理解。

监制是大鹏。近年来他在商业化电影的拍摄之余,一直有着艺术上的追求,从《吉祥》到《吉祥如意》,体现了大鹏对内容表达上的探索。这样的导演监制团队,产出的内容必然具有思辨性和先锋性。

散文改编电视剧,谈不上什么还原原著,因为压根就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情节。散文追求的是一种抒情式的表达,无数有意思的片段组成了《我的阿勒泰》,因此改编就是要把这些有意思的点串起来,组成一部有剧情的电视剧。

主创选择的方式是引入作者李娟的故事,结合原作者生平经历为抓手,进行自传式的改编。就这样,读过书的观众能从李文秀身上看到李娟的影子,而书里的精彩之处成了剧里浓墨重彩的亮点,既避免了过度虚构引发的魔改争议,也丰富了其外延,对于未来同类项目的操作具有借鉴意义。

李娟散文改编剧集,意味着一个更广阔的IP来源被发掘出来了,对内容创作来说是利好的。

类似这样的散文创作,纯文学领域还有很多,如能妥善运作,那将给市场带来更多新的IP来源以及一股散文改编热。至于这样的设想能否成为现实,还有待剧集播完之后的市场反馈。

“微尘剧场”迈出第一步

带来哪些行业新动向?

从今年新推出的大家剧场和微尘剧场,可以看出爱奇艺在剧场化方面做出的新尝试,首先亮相的“微尘剧场”,可以说吹出了一股行业新风。

《我的阿勒泰》几乎在国内市面上找不到竞品,很难明确找出一部对标的剧集。应该说这种小众、文艺、冷门的内容,只有在剧集市场足够细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4天的播出期,也不能以传统的电视剧热度来衡量它,至少在爱奇艺迷你剧这个维度,它是破纪录的。

把目光放到国际上,这部作品曾入围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在此之前,只有6集体量、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的《平原上的摩西》入围过柏林国际电影节。同样是文学改编,同样重视视听效果,或许《我的阿勒泰》可以继续《平原上的摩西》开创的道路,推动国产精品短剧集打入国际市场的脚步。

如果说国际市场的展望还有些遥远,那么该剧文旅合作方面的探索,则有更多实现的可能。

在电视剧播出之前,爱奇艺就官宣推出了《我的阿勒泰》“文旅合作新生态”项目,参与共建的包括新疆文旅厅、阿勒泰文旅局以及小说出版方花城出版社。“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成了该项目的宣传口号。

从结构上看,一部涉及地方文旅的文学作品,通过剧集改编扩大影响力,会反过来带动相关的书籍销量和地方旅游热度,这是一桩三方得利的合作。

在合作维度上看,该项目涉及共创文化符号、共募生态基金、共设旅游专线、共办线下活动、共建会员机制等等。这些设想都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也给未来的剧集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微尘剧场”另一部待推出的作品《在人间》,目前正处于拍摄阶段。该剧由赵丽颖、尹昉主演,融合了轻科幻 悬疑元素,还涉及多重人格等元素。总导演、编剧为徐兵,此前曾打造过腾讯视频“X剧场”的《欢颜》。

从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在人间》和《我的阿勒泰》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的悬疑感强烈、爽感更足。既然两部剧能放在同一厂牌之下,想必质感上存在共性,只是这种共性是否多到足以确立“微尘剧场”的格调,还有待播出后检验。

伴随着“微尘剧场”的亮相,意味着平台的剧场化战略从无到有,从有转精,赛道愈发细分。平台依靠精品短剧集,借助更多实验性探索,提升文化影响和用户粘性的目的也愈发明确。

伴随着观众审美的日益升级、时间的日益缺乏,像《我的阿勒泰》这类篇幅短小,主打“新审美”“新视听”的作品有望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内容创作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身为观众,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创新作品越多越好。

文| 凌云

注:全文图源网络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