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种地吧》掉粉近百万,“十个勤天”换人风波背后的行业角度解读

2024-11-16 16:54:14 0阅读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不到三天,《种地吧》节目官博掉粉近百万。

7月19日,该账号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加上节目组导演在第二季收官时的信里,鼓励“十个勤天”的少年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不少观众质疑,《种地吧》第三季更换嘉宾或许已成定局。

7月20日,导演组发布的长文进一步引爆讨论;7月21日晚,#种地吧官博掉粉超85万#冲上热搜,截至当晚已近百万,随后数据出现回升。

7月22日晚,蒋敦豪再发长文解释称:“我们十个人不会完全离开种地,我们只是有点‘贪心’,希望能兼顾自己的梦想而已,也没有人想拆散我们十个人。”并表示“十个勤天”不会完全离开节目,“新人是十个勤天这家公司的新员工……十个勤天只会是我们10个人。”

对于行业来说,这个事件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十个勤天”的活粉近百万,放在内娱市场,这绝对是个令人惊讶的数字。而这基本是靠在《种地吧》的表现积累起来的,算得上是一场内容的胜利。

而更换嘉宾一事所引起的反应,又成为内娱流量逻辑的某种表现。内容与流量两种逻辑,在《种地吧》这档节目里激烈地对抗并诡异地共存着。

其中揭示的一些现象,或许值得行业更长期的思考。

意料之外的成功

回头去看《种地吧》的开端,如今的争议确实是让人有些唏嘘。

在最初的策划里,这原本只是一档请明星来种地的慢综艺。但节目组最终觉得,更想做一档真正有意义的综艺,为此他们自己先成为了“农人”,开始学种地,办公室里一股子粪肥的味道;为了找一块合适的地,先是跑了北京的130个农场,又跑到全国五六个省。

包括在选角上,《种地吧》制片人吴寒此前透露,他们总共面试过300多个人,初筛之后把剩下的安排去和农民一起生活种地,就是要“观察他们到底是真心想来劳动,还是仅仅寻求一个机会出名”。

节目组的初心,其实无需质疑。

后来才有了这十位对土地有热爱、有敬畏的年轻人——陈少熙、何浩楠、蒋敦豪、李耕耘、李昊、鹭卓、王一珩、赵小童、卓沅、赵一博。

后来他们自己成立农业公司的时候,取的名字叫“十个勤天”,这也成了他们的组合名。

直到节目开播前,没人相信会有节目真的把一群秀人、歌手、演员、练习生放在农田里劳作,许多人第一次知道这档节目,是因为庞博在脱口秀里将其当一个梗讲了出来。

但节目开播后,抱着看热闹心态来的观众们,一点点沉默了。他们看着十个年轻人从一开始对农事一无所知的时候,全靠热情撑起了前期工作,一天搬了30吨化肥;在恶劣天气下为了抢种小麦跳到排水沟里通水渠,在冬天的冰水里泡得嘴唇发白……

后来有许多粉丝感慨,节目组到底是怎么选出了十位如此“情绪稳定”、又真正有农业热情的少年。

他们几乎是在第一季的半年里,在屏幕前一点点成长为成熟的农人,学会了种小麦,还在农闲期种玫瑰、养小羊,甚至靠自己的双手把破旧的农房“爆改”青年公寓。

说《种地吧》是内容的胜利,离不开这十位青年的真诚付出。

回顾节目的出圈,第一个关键词是“真”。长达六个月的录制和播出周期,年轻人真实地犯错、真实地流汗并流泪、真实地耕耘和收获,带来了强烈的治愈感和情绪价值。这在国内综艺市场上绝对是稀缺品。

第二个词是“农”,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是刺激节目话题性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新农业”相关话题传播度日增的当下,让节目本身的站位更高,也让观众更具价值认同和粘性。

第三个词是“人”。《种地吧》导演组称“种地吧是一本热血漫画”,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无论是这档“三无”节目跑出黑马数据的胜利,还是十个娱乐圈“小透明”的逆袭,都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情绪价值。

2024年初,“十个勤天”被邀请上春晚,这本“热血漫”达到了一个高潮。

“真、农、人”,是节目的胜利,也是“十个勤天”的胜利。对观众来说,《种地吧》和“十个勤天”在两年的耕耘与收获之后,是牢不可破的,也是具有情感归属的。

正因如此,他们不愿看到这种情感,被商业化污染,或败给内娱生态。

流量VS内容

在《种地吧》内容胜利的背后,流量经济早已如影随形。

在如今“十个勤天”的百万活粉背后,是两年来围绕他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偶像生态。如果从粉丝“禾伙人”们的角度,其实不难理解“十个勤天”为何会具有如此的吸粉能力,无论从任何角度,这都是一群绝对的优质偶像。

最明显的例子是,第一季开录后,十位少年在抖音分别开设了带“种地吧”前缀的农人账号,发布短视频并定期直播,居然开播前就积累了不少粉丝,赵一博首先突破了十万粉大关。到节目开播后,在抖音上看“剧透”还成为了不少粉丝的乐趣。

也要看到,这种流量转化,有不少源于节目本身的内容魅力,转化到了“十个勤天”个人身上。其实从行业角度说,这也是内容制作的常态。

但其中,存在内容逻辑和流量逻辑两种模式的冲突。

或许从节目组的角度看,正确的选角策略、有匠心的节目模式和高站位的制作理念,才有了观众看到的、少年们具有吸引力的“人设”;而这样的流量是依附于内容产生的,所以“十个勤天”也并非不可复制的。

但在当下的内娱市场上,不可能有内容真正和流量做切割。

一是从市场的角度说,观众习惯了流量经济下的娱乐形式。虽然基于“十个勤天”的组合特殊性,其粉丝也往往更愿意参与主流宣传和相关活动,比如今年植树节“十个勤天”自费在甘肃沙漠栽种了18万棵梭梭树苗,还有“518爱侬日”的8小时助农直播等,都获得了极高热度。

粉丝经济终究有其局限性和惯性的,一年来与节目组出现几度摩擦,实属正常现象。

二是从艺人和经纪公司的角度来说,一档节目走红之后的流量变现,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十个勤天”也在经营自己的演艺事业,包括过去一年的演唱会、杂志、直播等。

客观上,这难免会给节目录制,包括新节目码齐阵容带来困难。在给少年的信里他们的表述是“如果想暂时花一些时间实现其他梦想的话,也别彷徨,勇敢去做”;蒋敦豪的长文里,将其称为一种“谈心”。

但这背后的商业考量,也就涉及到第三点,也是目前粉丝们情绪比较大的——在平台和公司的角度,《种地吧》依然只是一门生意。

在粉丝们看来,如今《种地吧》IP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这颗果实分润给他人,是无法接受的。

尤其是节目过去两年的一系列商业化运作,比如不断增加广告时长、麦田音乐节直播单独收费等举措都需要粉丝买单,被视为是对流量红利的消费;吃到红利之后又回头指责流量生态,更被指为一种“既要又要”。

这背后的矛盾,是粉丝和内容方在《种地吧》成功因素上的认知偏差;更深层的问题,则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流量逻辑受各方面驱动力作用,天然会有对内容的捆绑和自生长,而内容方其实很难真正切割流量红利。

这注定是一笔糊涂账。类似的矛盾引爆,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谁是赢家?

粉丝们对此次《种地吧》“换人风波”的反应之大,有一种隐性的恐慌在于,如果这十位少年不再作为“十个勤天”集体活动,还能否保持个人的影响力。

一段时间以来的演唱会、春晚等大型活动,十位少年的相关曝光几乎都是强绑定的。如果没有“十个勤天”的品牌加持,他们个人的名字客观上还不具备广泛的认知,也势必会失去很多潜在的宣传机会。

要不要留住“十个勤天”,对平台和出品方来说,更多的也是一笔经济账。

节目组当然并非不知道“十个勤天”对《种地吧》的重要性,但一方面,在商业化数据走高之后,继续邀请“十个勤天”片酬怎么谈?如果不付费,是否要接受背后经纪公司的更多活动配合、资源置换等等?

根据蒋敦豪所言,目前暂定的形式应该是留住“十个勤天”机动,再加若干常驻新人,从收益上确实能满足各方面需求。也不排除,两天前官博的表态是一种“还价”策略。

另一方面,继续绑定《种地吧》IP和“十个勤天”,对平台来说不会是一笔好生意。如果能在“补血”之后继续成功“造星”,那才是《种地吧》IP真正兑现价值的时候。

哪怕不成功,过一季做成“经典十人常驻”或做新的“团综”,这笔生意照样做得下去。

类似“去流量化”的策略,也是长视频平台这两年的惯性动作。

长期以来,行业平台都未放弃过打造“内容品牌”的想法,通过打造精品化内容,强化用户对平台的认知和粘性,刺激站内的观看和付费,把偶像流量转化为平台流量。只要有好项目在手,平台相信自己就始终有“造星”的能力。

但通过《种地吧》或许要要看到的是,对于真正有观众认同的内容,这种转化思路目前还是有些理想化了。

娱乐业从来不缺项目爆火之后,核心主角与节目组分道扬镳的故事,而每一次粉丝们也都会难以接受,自己的挚爱最终败给了生意。

只不过,《种地吧》是如此特殊,独树一帜的选题和理念站位,让这种单纯基于商业价值的考量,显得有些短视和片面。

对于目前的节目组和“十个勤天”来说,这或许还不是最合适做类似 “改变”的时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