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人人都爱的大卖电影,我还就是看不进去!

2024-11-28 23:05:43 2阅读

2024年7月24日刊|总第3672期

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抓娃娃》,上映以来一直处于热卖状态。豆瓣7.4的评分,也代表其口碑经受住了检验。然而,即便是如此大卖的影片,也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

前不久,著名导演陆川(代表作《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在个人社媒账号上称其为“低质强碱性搞笑片”,并感叹“(《抓娃娃》)称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

引起网友关注后,该内容很快被删除。

经过这么一番发了又删的操作,网友的兴致反而更加高涨。在如今商业互捧盛行的大环境里,网友其实更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能代表个人真实感受的声音。

正如之前影视独舌文章《40亿的KPI,能完成么?》中所分析的,《抓娃娃》属于强假定型喜剧,如果某位观众无法接受“土豪父母装穷教育孩子”的假定,那么整部影片的笑点和梗,他都无法代入,也就注定很难看进去。

就连《肖申克的救赎》和《教父》这样的影史经典都有观众写差评,何况一部国产喜剧片呢?

电影是直接面对市场、直接面对观众的商品,因此创作者和投资人都在追求受众上的最大公约数,只不过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有的电影用类型融合来叠加受众,有的电影用IP转换来叠加受众,有的电影用CP重组来叠加受众……

然而,无论如何去叠加受众,如何追求最大公约数,总会有无法囊括其中的少数观众。而我们作为观众,也时常会遇到某部影片票房口碑双高,别人都说好,自己却偏偏看不进去的时候。

《影视独舌》采访了几位影评人、资深影迷、影城经理,让他们讲讲自己被“最大公约数”排除在外的经历。

以下均为受访者的自述。

徐女士(影城经理,70后)

主要观影地:上海

很多人对影城经理有个误解,认为我们每部新片都会看。

几年前确实是这样。当时新片上映都会提前办看片会。影城经理看过后,凭借自己的经验去预判票房表现,从而制定排片计划。这几年各种大数据多了,经理们凭经验的判断,往往不如凭预售数据、市场反馈的判断来得更准确。

没有了提前看片,影城经理忙起来是没空看电影的,就会错过很多新片,只能在休假的时候才去补上。

这就说到了我一直没看进去的《你好,李焕英》。

上映前我没看全片,只看了一些预告片段,感觉制作上很一般,没有“电影感”,喜剧段落也很像小品。我觉得,至少要有一定的声画效果,要有一定的视听刺激才有进影院的必要。

身边不少人都说我要求高。《你好,李焕英》没能劝我进影院,却并不妨碍我给它足够多的排片。

排片要客观、要理性,而看电影应该回归感性。喜欢就去看,影院里二刷三刷我都干过;不喜欢就可看可不看,很多片子就算在视频平台上二倍速看了,还不是看过就忘。

慕容天涯教师、资深影迷,80后

主要观影地:成都

我属于比较温和、宽容的影迷。基本上新片一办点映,我就会进影院去看。一年下来票根能攒一百多张。看电影这个行为对于我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就很少有“看不进去”的情况发生。

不过对于某一类影片,比如日漫剧场版。我能深切地感受到我观影的共情程度,和我的学生们的共情程度,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我教的是高中,学生普遍学业紧张。日漫不那么占用时间,他们接触就会多一些。而进影院看电影的话,他们一般只会选择最热门的、口碑和票房双高的作品。对于这类作品,我和他们的观感很少会产生分歧。

但是对于一些日漫的剧场版,我和他们的感受就会差很大一截。他们平时追番,更了解人物关系,对银幕上的每一个梗都能及时反应。我平时不看日漫,看剧场版通常就会一头雾水,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梳理人物关系、世界观之类的。

尤其是一些涉及到过往人物恩怨的梗,我就完全get不到。不过,我能从整体上理解学生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日漫IP,能看到其中或热血、或有趣的内核。

漫语君北电在读研究生,90后

主要观影地:北京

有时候“看不进去”的感觉会来得非常突然。我印象最深的是《河边的错误》。

我之前看过导演魏书钧的《永安镇故事集》,非常喜欢。再加上得知《河边的错误》在平遥影展拿了大奖,本来是非常期待的。结果整个看片过程,我完全看不进去,时不时就下意识地去看手机。

这个故事可能单纯地不吸引我。后边反映男主精神恍惚的段落,镜头语言看起来似乎有新意,但其实有借鉴寺山修司的感觉。当时让我有点困惑。我觉得魏书钧用力过猛,适得其反了。

后来和同学、朋友们交流,发现大多数人是喜欢这部电影的。票房那么高,说明主流观众也认可。不过我坚持认为它被高估了。它的高票房,更多的是因为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

这种风格的电影在内地的大银幕上的确不算多见。影迷们喜欢有个性、有风格的导演。

孤烟影评人、杂志主编,80后

主要观影地:深圳、北京

今年春节我带一家人去看的《热辣滚烫》,然后就发现家人都挺喜欢,而我就是看不进去。

我不喜欢《热辣滚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它的主题和日本的原版《百元之恋》不太一样。《百元之恋》结尾传达的是“比赛输赢很重要”。就是说,你既然想做这件事(打拳),你去参加比赛,你就是要赢的。这样女性崛起的主题更为完整、透彻。《热辣滚烫》结尾传达的则是“输赢不重要”。

其二是贾玲目前还称不上是一名合格的电影导演。她在《热辣滚烫》中的拍摄方式略显平庸。片中几处亮点,比如隔着玻璃看曾经的自己、天桥上打拳的运镜,以及片尾绕着拳台的长镜头,都是原版就有的。

其三是《热辣滚烫》宣发期过多地使用贾玲的减重来炒作话题,给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看完片后我和家人聊天,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热辣滚烫》。毕竟贾玲减重的行为,对人们重视自律、重视身体健康是有正向影响的。他们则无法理解我对影片的不满,因为他们没有看过原版《百元之恋》。

唐大远电影大V,80

主要观影地:长春、上海、北京

我每年都会参加各种电影节和影展,看过很多国家各种风格的影片后,对于院线里的商业片,有时候的确会产生和大众截然不同的观感。

比如去年全球热卖、口碑也非常高的《芭比》,我就看不进去。

在视听上,或者说电影工业水准上,《芭比》肯定是上乘之作。我看不进去,是因为我从内心里,比较抵触这种立场特别直接的电影。

《芭比》所表达的东西很生硬,而且侵略性很强。它就像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父权电影的镜像版。我并不讨厌父权和女性主义,我只是讨厌把这种性别立场、意识形态过于鲜明化,整得好像政治宣言一样。

看片过程中,我会思考,我们进影院来,到底是要看电影,还是要去get别人的某种主张。我可以理解女性观众渴望有意见领袖站出来为其发声,但我不是女性观众,我有这种抵触情绪非常正常。

同理,如果一部影片把雄性色彩表达得过于猛烈,甚至夹带仇视女性、鄙视女性、污蔑女性的内容,我肯定也会看不进去。我认为电影创作应该是包容的、多元的、温柔的、美好的。

结语

在被问到是否曾把这些观点发布到网上时,几位受访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没有。当一部影片已成大热之势,看不进去的自己就变成了“少数人”。

他们有人觉得在网上发布差评,可能会惹来片方要求删帖,或者遭遇粉丝们的围攻,很烦。有人则觉得去争辩一部电影的好坏是无意义的事,因为每个人对同一部电影的直观感受,本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当发现自己是一部大卖影片的“少数观众”时,你会孤单吗?

文/满囤儿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