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燃烧的月亮》:女版《种地吧》,终是菀菀类卿

2024-11-16 16:52:28 0阅读

7月19日,《种地吧》官博发布了一则招新公告,却引发了滔天巨浪。

当种田文成为现实,从一颗种子到“相信土地的力量”,《种地吧》的成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批劳动纪实节目的创意来源,特别是“十个勤天”,也早已成为观众心头的“白月光”。

但从后陡门回到现实,“十个勤天”的未来已经不仅仅只与土地有关,换角风波引起全网争议。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爱奇艺推出内容极度相似的《燃烧的月亮》,虽然是全女阵容,可几乎是复刻《种地吧》的设定,但更让冷眼奇怪的是,借着《种地吧》的噱头,《燃烧的月亮》本应有很高的讨论度,但目前来看,不论是好评还是差评,这个节目都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那冷眼就先起个头,理性探讨一下《燃烧的月亮》究竟做的怎么样。

翻版

为什么说《燃烧的月亮》是性转版《种地吧》?

先看《燃烧的月亮》自己在豆瓣上的介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将在《燃烧的月亮》中接手万亩牧场,感受大自然的四季变迁,记录真实,感受真实。

翻译过来,就是邀请12位年轻女性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接手牧场,用放牛放羊养活自己。

听起来非常浪漫,一群在现实生活挣扎的年轻女性抛开焦虑和烦恼,埋头到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策马奔腾,放牛放羊,看太阳东升西落,是当下观众会喜欢的题材。

但从第一期相当破败和艰难的开局,冷眼就发现它无限接近《种地吧》。

熟悉的大通铺,但一间房是折断的、中空的炕头,连躺人的功能都不具备,另外一间房,炕虽然平整,但上面摆满了杂物,完全无法正常居住。隔壁的仓库也是如此,到处都是垃圾和杂物,一看就是节目组直接借过来的,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

十几个姑娘穿过大风,摇摇晃晃地走进屋子里,还没歇下脚,就开始打扫和整理,因为她们没有什么适应的时间,第二天就要喂马、赶牛,开始操持几乎陌生的牧场生活。

节目一开始,刘芯羽和吴玉晓就面临赶牛的问题,在不懂得如何引导,不懂得骑马放牧的情况下,几乎从天亮走到天黑,两个女孩才将偷跑的牛赶到家门口,吴玉晓更是忍不住崩溃大哭。《燃烧的月亮》就是用这样一次漫长的赶牛开启了草原的故事。

但相似的故事由头和叙事逻辑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种地吧》。

一样是家徒四壁的房子,一样是急需修整的土地,一样是双眼懵懂的年轻小白,一样是手忙脚乱的开局……只有全女群体和草原放牧做出了差异点。

而仔细一对比,种植对放牧,土地对草原,勤天对月亮,有网友说《燃烧的月亮》是《种地吧》翻版,当然也毫不意外。

动机

两档节目拿出来,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比较,但从目前看来,《燃烧的月亮》的关注度远远比不上当时的《种地吧》,除了在设定上没有新鲜感,冷眼觉得,节目故事动机的弱化,也让《燃烧的月亮》缺少一个必须要看的理由。

首先来谈谈女性话题。

节目以女性力量做出差异,冷眼当然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特别是这样一个需要智慧和力量的故事,女性的敏锐和共情,与动物的相处,一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但对于这群女孩“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到底是为自己这个人还是为放牧这件事,节目并没有交代清楚。

先导片中,女孩们有互联网行业的都市白领,有职业模特、音乐人这样的光鲜亮丽的职业,也有面包店店主这样的自由职业,但她们都有着女性的种种焦虑,裁员危机、年龄焦虑、不被肯定……

但问题是,这些特质与草原放牧有什么关系呢?

像在话剧院就职的演员,为什么要抛开已有的稳定和前景而选择草原放牧?换一种生活方式?看看自己别的可能性?要证明自己?这些答案都不够具体。

抛开这些大而空的理由,她们为什么要来到草原,或许只有作为前职业模特的张歆梦和被裁员的荆唱提到了关键。

“已经瘦到了100斤,却仍旧因为有胸有屁股而不被接受”,“自己去谈甲方、跑工地,却因为反抗‘性骚扰’而被裁员”,被看作是纤细、孱弱、商品化的女性,因为要证明自己,而来到了草原,这才是《燃烧的月亮》最应该挖掘的故事动机。

但可惜的是,节目对这一点蜻蜓点水般地带过,不够深入,所以一开始女孩们就缺乏亮点。

其次,我们来聊聊放牧这件事。

《种地吧》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双抢。

“双抢”是和老天抢时间,10天后就要下雪,因此种地少年们需要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抢收水稻,抢种小麦,如果春节前小麦播不下去,《种地吧》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而《燃烧的月亮》完全没有这样一个动机,导演组给到的只是一个KPI:要在180天内把牛羊的体重从两万斤养到六万五千斤,才能获得提成与分红。

看起来似乎都是目标,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种地吧》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和老天抢时间,和土地作斗争,有着强烈的“人”的力量,包括后续的种地故事乃至开公司,都是少年们自发为自己而做的事情,土地和他们有联结,有归属感。

《燃烧的月亮》更像是为别人做嫁衣。

牧场属于爷爷奶奶,牛羊马也属于爷爷奶奶,她们知道自己只在这里呆100多天的时间,而她们的努力,将牛羊马养肥,也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卖出去,因此她们像是“义工”,通过干活换取在草原上的生活,最终还是要离开。

《燃烧的月亮》没有让女孩们和草原建立起强有力的联系,自然也缺少动人的感染力。

收获

也正因为如此,《燃烧的月亮》没有呈现出这类节目应有的“收获感”。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看得累”。

像是《种地吧》,一开始用压着剪的方式刻意放慢节奏,因此虽然开局就面临“双抢”,但节目还是用大量的篇幅交代种地的缘起,让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到种地的故事。

但到了《燃烧的月亮》这里,节目组好像一直在不停追逐什么,一期一个任务,且每一个任务都有着庞大的KPI。

第一期,女孩们刚到牧场,还来不及适应草原生活,就要赶着放牛,但简陋的围栏让牛儿们一次次地“越狱”,每一天早上都是发现牛不见了,然后花一天时间把牛赶回棚里,继续周而复始直到修缮好围栏,而放牛的事情还没熟练,一千多只羊又包围了牧场。

第二期,女孩们不得不既要忙着放牛和放羊,又要一遍又一遍地挠羊绒完成规定的20斤KPI,甚至又因为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在抓羊的过程中挤死了几只羊,直接导致女孩们崩溃大哭。

第三期,挠羊绒刚结束,又要在4天的时间里为600多只羊剪羊毛,女孩们甚至在最后一天为了完成剩下一半的KPI,不吃不喝剪了300多只羊……

节目才进行到第四期,女孩们就肉眼可见地疲惫,也累到没有功夫说话,而观众们在节目中看到的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赶牛羊,一遍又一遍地薅羊毛,这份工作的乐趣和女孩们之间的互动,甚至草原的美丽与壮阔,都在过于繁杂的劳动中错失。

而更糟糕的是,因为女孩们无暇去感受足够治愈的牧场生活,节目也缺少了“养成与陪伴感”。

对于这类劳动纪实类节目,其实最重要地就是给予观众“陪伴感”,让观众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留有一丝思绪放飞在土地或草原,《种地吧》的成功就在于,观众们可以看着“十个勤天”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和探索,看到一颗种子长成粮食的过程和兴奋,看到从一块土地到一片商业版图的想象和未来。

但《燃烧的月亮》不管是在“事”还是在“人”上,都没有让观众留有牵绊。

一方面,放牧不同于种植,种地是一件可以看到结果的事情,从发芽到结果,它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具象的,有迹可循的,而且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也完全不一样,观众看节目的过程中充满新鲜感。

而放牧是一件耐得住寂寞的事情,几乎是几年如一日的赶牛赶羊,喂食剪毛,只有动物们长膘或者繁殖的时候才会有那么一点成就感,而放在节目中就更加被稀释。

除此之外,《燃烧的月亮》对畜牧业的聚焦也不是从无到有的“白手起家”,而是在已有牧民打点好一切的基础上去帮忙,主打一个体验式经营,这和以前的田园牧歌式节目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更苦了点。

所以观众也不会在放牧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养成感”,更难以像《种地吧》一样产生连锁的种植效应,它更多地是展现了草原真实的一面,但仅此而已。

另一方面,这些女孩们也让观众“记不住”。

《种地吧》会更强调用具体的事来描绘出少年的性格,比如第一期割水稻的时候赵小童损坏了收割机,节目组就将镜头对准了赵小童和收割机师傅之间的冲突和沉默,细致地呈现出少年敏感、自尊、倔强的样子,不完美,但却真实动人。

《燃烧的月亮》却没有看到如此勾勒人物的段落,因为节奏赶,所以节目的重点基本放在放牧这件事上,对人物的叙事也是一直在跳,女孩们的言语和行为都是为放牧这件事做解释和补充,更像是一个“工具人”的角色,我们看不到多少对某个人物记忆深刻的瞬间。

叙事的分散让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在某一个人身上,人物的特质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到了第四期,观众们还是很难将12个女孩逐一分辨出来,自然也感受不到人物本身的魅力。

因此,节目好像一直在“诉苦”,却给不到观众想要的“治愈”,自然也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吸引力。

整体来看,《燃烧的月亮》确实是一档有野心也有诚意的节目,借草原表达真实有力的女性力量,不矫揉造作,不以美丽掩饰柔弱,特别是在辽阔的草原之上,磅礴与包容的力量与女性相得益彰,生命力尤其张扬。

冷眼也毫不怀疑女孩们的真诚,能够忍受塌了的炕头、无处下脚的房间,拥挤着睡在地板上的逼仄,还有放牧的奔波和疲惫,照顾动物的肮脏和辛苦,对生命的忐忑与负责,本身就是一种坚韧和顽强。

但是冷眼也不得不泼一盆冷水。

珠玉在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就不易,更何况大家心中都早有一种对相似内容不待见的默契,因此《燃烧的月亮》只是一味的照搬模式和设定绝对无法持续,必须要想出新的故事才行。至少目前看来,冷眼并没有看到女版《燃烧的月亮》和男版《种地吧》在内核上究竟哪里不同。

毕竟,没苦硬吃的套路早已无法洗脑观众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