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不堪重负的国庆档,能倒逼片酬下降吗?

2024-11-16 16:50:09 0阅读

2024年10月8日刊| 总第3748期

今年国庆档,电影行业已经拿出当下最大的诚意——既有成名导演和国民巨星,也有新生代人气偶像;既有主打爽感的类型片,也有主打情绪价值的剧情片。此外,淘票票、猫眼等购票平台上广泛地推出优惠活动。首张票价普遍低至19.9元,个别低至14.9元。

这一系列措施,成功地把观众的目光重新吸引回影院。 10月1日单日全国票房达到了4.95亿人民币,超过了去年和前年,实现高开。

然而,国庆档并未维持住高开后的高走, 第二天单日票房便大幅缩减至3.73亿,跌幅高达25%。10月4日,单日票房跌至3亿元以下。档期总票房21.03亿,在近十年里处于中游水平。

档期内仅《志愿军:存亡之战》一部影片突破8亿票房,独一档领跑。《浴火之路》《749局》突破3.5亿、《熊猫计划》突破2亿、《危机航线》突破1.5亿,组成第二集团。

《只此青绿》《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迷你大冒险》《爆款好人》未能突破3000万,沦为第三集团。

《出入平安》《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映后撤档,前途未卜。

01

造成今年国庆档票房高开低走的最直观因素有两个。

其一是备受期待的重工业科幻大片《749局》遭遇了口碑崩盘。

作为一个拥有至少7天假期的大档期,国庆档至少要做到双轮驱动才能出成绩。比如2020年的《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

原本《749局》和《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今年国庆档唯二的重工业大片,两部影片的预售成绩和首日成绩也都非常理想。可是《749局》的口碑堪比《富春山居图》和《上海堡垒》,第二天和第三天票房接连腰斩,直接跌入第二集团。

头部双雄之一掉队,第二集团又没有能够靠口碑逆袭的黑马,导致今年国庆档从第二天开始便很像2022年。

那一年,由于疫情导致的产能问题,国庆档只有《万里归途》一个头部影片。即便它突破了10亿票房,也只把大盘带到14.97亿。

其二是此次各地的优惠观影活动,大多只惠及到了首单,甚至是首张。

以北京为例,10月1日购买《749局》的电影票,在淘票票平台的个别场次,首张最低可以低至15.9元。但同场次的第二张票就会恢复到44.9元。

首张或首单优惠,的确能大大吸引观众的目光,却很难吸引合家欢购票和多次购票。两部新映动画片的遇冷、国庆档后四天的票房乏力、第二集团和第三集团的成绩不佳,都说明合家观影和多次购票等行为并没有被有效地刺激起来。

可以说今年的国庆档,很多人经历的是“冲动消费”。一看有优惠、有大片,就早早地冲了一把。冲完过后,发现再次观影无论是成本,还是踩坑风险,都着实不小,也就作罢了。

02

在口碑表现上,本次国庆档再次突显了一个事实: 大众对电影的评判并不遵循电影的创作法则。

无论是影片内还是影片外,但凡有槽点,或有主创不受网友待见,口碑就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时代,评论电影通常是专业人士和资深影迷才做的事。他们大多可以从电影的本体出发去评价电影。

到了自媒体时代,吐槽电影成了一个流量密码。

电影行业诚意满满地把国庆假期的目光吸引过来,也就意味着把流量吸引了过来。那么,为了蹭上流量而吐槽电影的自媒体和社交达人们,还能少吗?

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国庆档前三天,网上铺天盖地在骂《749局》,热闹程度不亚于歌曲《罗刹海市》和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时的样子,而国庆档后四天,网上几乎就没人再提它了。

《749局》和国庆档其他几部新片的确有一些创作上的问题,不过网上的自媒体、网红、社媒达人们, 基本上不做公允评判,大多是一脚踩到底的吐槽式输出。

甚至有些平时都不怎么聊电影的账号,明显没看片子,也要把网上的热门吐槽集结一下,成文推送。

这让电影陷入一个困境:没流量→没关注→没票房,高关注→高流量→高吐槽。

在当下社交媒体如此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时代里,电影想获得能够促进票房产出的口碑,越来越难了。

电影的常规亮点难以传播出去,而槽点往往会被无限放大。

比如《危机航线》作为动作类型片,传统的创作法则是允许为了设计惊险镜头而违反现实物理的,《速度与激情》系列里就经常搞一些不科学的场面戏。

以前的观众会觉得无大碍,但现在的观众会觉得太扯了,必须吐槽。

《爆款好人》从创作上来讲,中规中矩。宁浩的执导和葛优的表演,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功底,技术上没纰漏。

可是宁浩和葛优,在年轻观众的审美里“爹味”太浓。于是影片也就被他们吐槽为“老男人的自嗨”。

电影对流量的讽刺,更是得罪了当下口碑传播的主流渠道。

这,还能得着好?

03

既然“背水一战”的国庆档都没能重回往日的繁华,那电影圈就应该踏踏实实地接受电影市场已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的现实。

大档期一定会有高票房、头部电影一定会有高票房的认知,需要改一改了。

电影主导不了,也改变不了现在的流量逻辑。中国电影大概率会进入一个有流量倾斜关注就高、票房就高,无流量倾斜关注就低、票房就低的大氛围里。

换言之,哪个档期里冒出来一个破圈的爆款,得到了流量的倾斜,哪个档期的大盘才会被带动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不再是档期保电影,而是电影保档期。扎堆在大档期的意义,将越来越小。

爆款可能出现在任何档期里,甚至是普通周末。因为爆款之所以能成爆款,靠的不再是可预期的因素,而是不可预期的因素。

爆款之外,一等品质电影,票房体量大概在10-15亿,二等品质的票房体量大概在1-5亿,三等品质的票房体量在5000万以内。

现在电影的口碑发酵极快,因此5-10亿和5000万-1亿这两个地带,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真空”。口碑一爆,可能就冲过10亿;口碑一拉,可能就止步于5000万。

此外,节假日和寒暑假里,儿童观众带动合家观影的行为在大幅减少。现在的家长,带孩子看电影的意愿似乎在迅速失去。

以《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为例,前作(系列第五部)于2022年国庆档上映,最终票房高达8277.6万。目前在映的系列第六部,猫眼专业版给出的预测总票房仅为2714.2万。

前不久上映的《荒野机器人》,几乎是近年来口碑最好的合家欢动画片,截至目前,18天的票房累计也未能超过5000万。

合家欢市场的流失,比大盘更严重。

04

残酷的市场,会自动清除恶疮。

当我们接受了新的市场状态,就有可能会对过往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产生倒逼。比如,一直让业界颇为头痛的高片酬。

前几年随着影视行业的红火,名导和明星们的片酬水涨船高。不少影片的主创片酬就能达到1亿以上。

也就是说, 光主创片酬就需要3亿票房才能抵消。

那么,当我们接受了市场里非爆款的票房只能处于1-5亿的话,那名导和明星们的片酬,是不是就不敢往高了要啦?

名导和明星抬高自己身价的本意不只是为了多赚钱,还为了能有挑剧本、挑项目的主动权。电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创作。和剧集、综艺明星不一样,电影明星需要和观众有一定的距离感。

电影明星的作品周期最好是一年一部,名导的作品周期最好是2-3年一部。可如今,名导和明星们的作品都密集成什么样子了!

以前我们喜欢看葛大爷演戏,一年到头只能在贺岁档见他一面。今年呢?元旦档《非诚勿扰3》见一面,暑期档《刺猬》又见一面,到国庆档的《爆款好人》都见第三面了。

咱就更别提常年当“劳模”的刘德华、成龙,以及在国庆档里“自己打自己”的肖央了。

片方付给一位主创的片酬,一般包含两个期待。

第一个是你能以不低于业界平均的水准完成工作,可以通俗理解为“苦劳”;

第二个是你有票房上的号召力,有观众愿意为你而来,可以通俗理解为“功劳”。

这样一衡量,在今年国庆档里,王俊凯属于功劳大、苦劳小,肖央功劳小、苦劳大,朱一龙功劳、苦劳都大,陆川“保交片”有担当,但从成片效果看,功劳、苦劳都不够。

当口碑和票房不再那么容易获取的时候,“功劳”这一块就很可能成为要被挤掉的水分。片酬都拿基本工资,票房上佳可以给予“后验激励”。

日本电影《哥斯拉-1.0》仅用1500万美元(约1.05亿人民币)的成本便斩获全球1.16 亿美元(约8.21亿人民币)票房,以及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奖。 当时业内研究它为什么能成本那么低,得到的答案便是——各工种的人工费用都很低。

与之相对,中国电影为什么成本那么高,答案便是——很多主创的片酬太高。

随着以微短剧为代表的其他文娱风口出现,电影的赚钱优势几乎不存在了。坚持拍电影的人,恐怕都得抱着事业为重、品质为重的心态,回归平价片酬的轨道。好电影多了,行业才有重新起飞的可能。

文/满囤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