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 暂无观看影片的记录
  • 清空

原创 走出大山成为自己!希望更多大山里的女孩们能看到这部电影

2024-11-27 18:49:52 1阅读

原标题:走出大山成为自己!希望更多大山里的女孩们能看到这部电影

文/非非

11月24日,《我本是高山》在全国各地的影院公映,此前在点映时该影片就掀起了轩然大波,网络上有很多声音,在此篇文章中,不针对网络上的声音做回应,仅谈论对该片的印象和感受。

《我本是高山》是对张桂梅校长办学道路的纪实描述,其中的改编引起了极大争议,但是就观影体验来说,该片叙事顺畅,感情丰沛,人物表演细腻,主要情节真实可感。尤其是对于张桂梅校长的塑造,有厚度、有韧性。

影片较为频繁地使用交叉叙事,在闪回的记忆和现实事件的正常行进中一步步补充了张桂梅校长与其丈夫的过往,这个设计很好地交代了人物的性格与特点。

海清成功塑造了张桂梅

张桂梅不仅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同时也是她自己,这是影片作为纪实片难得有的巧思,张桂梅校长的形象在这些小情节里得到丰富和补充,她也有爱情,也会在丈夫去世后悲伤,张桂梅校长不是没有情绪、俯视众生的“神”,她也是一个有情绪的人,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也会害怕和回避,这是作为人的权利。

海清的演绎也不让人失望,全面、用心、细腻,依然稳定地发挥了之前在《隐入尘烟》中的演技,非常真实,让观众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首先是海清在影片中极大地还原了张桂梅校长的外形特点:短发,几乎素颜,皮肤偏黄、嘴唇干裂,很瘦弱,走路不稳,有时候只看海清在电影中的侧面,会觉得和张桂梅校长十分相像。

其次是海清对于情绪和语调的拿捏、把控十分到位,张桂梅校长本身是北方人,说话字正腔圆,与片中其他说云南话的老乡和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张桂梅校长在遭遇不理解和质疑的时候,与孩子、教师、老乡们争吵,这种口音上的区别使得冲突和张力顿显。

电影核心贡献不能被抹杀

在这里必须要承认影片对张桂梅校长的刻画所做出的努力,一些小细节的增加马上让人物充满可信度。比如之前生病都不愿意吃药的人,在之后的高强度工作下大把大把地吃药;表面上对学生严厉,但是在背后却默默走访了一户又一户人家,帮女孩儿们排除万难,让她们有学上……诸如此类的情节,都能让人感受到张桂梅校长对于教育事业的全情投入。

而影片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标题里提到的,它难得地关注到了“一种声音”,即一个被人忽视已久的社会议题。网络上所争执不休的舆论热点相当残忍地抹煞了该片的核心贡献:对云南山区教育落后的关注,这种程度的展现,只有身在其事的人才知道不是夸大,而是真实的演绎。

导演在展现张桂梅个人事迹的同时,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这种落后的教育环境,令人痛心,也让人共情。片中的山月明明对学习有着无限的热望,却被糊涂的父兄卖给了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最后在生下孩子三个月后被丈夫家暴致死,当时她不到18岁,而导演敢于为这个事件留足空间是值得被称赞的,这种大胆的尝试哪怕是为了塑造张桂梅校长而设计,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这一点恰恰被大量话题掩盖,却正是这部电影真正难能可贵的地方。

总的来说,《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对纪实电影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纵然引起了巨大的舆论,但其可圈可点之处不容忽视,作为一部面向全社会的电影,它已经做到了传达一种关注,传递一种声音,把云南山区的状况送到了互联网上来,就这一点而言,影片非常好地实现了它的社会价值,绝对值得去影院一睹其风采。

《我本是高山》已经上映四天,票房并不高,破亿都很难,但不能因为票房不好就否认这部电影存在的价值和贡献,至少让大家了解了云南大山里的女孩得不到教育的困境,她们因为张桂梅老师,走出了大山,成为大山。

纠结一些细节的改编,忽视整部电影的价值意义,是荒谬和别有用心的。海清组局拍摄的这部电影并不仅仅为了获奖,海清回忆跟随张桂梅老师一同家访的场景,深刻感受到大山深处女孩上学的艰难,对张桂梅的“燃灯精神”更加钦佩。张桂梅老师对海清的影响短期无法用语言总结,会持续很久。

张桂梅老师的大爱精神,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事迹值得很多人学习和传颂,特别那些乡村女孩更应该铭记张桂梅的教导,“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人生很短暂,不能蹉跎了岁月,活出自我,成就自我,这才是教育的现实意义。

*
*
*
*